一致性治療
Consistency
Therapy
Matthew Dahlitz, 2013
杜家興* 2017.04翻譯整理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臺灣正念學學會理事
、臺灣正念學學會理事
(為了認識神經心理治療而蒐集並整理的資料,跟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交流,若有錯誤,還望大家指教!)
上一次在《Neuropsychotherapy Basics》,我們由Klaus Grawe的定義以及Seymour Epstein的早期工作來檢視四種基本需求。我在本篇部落格文章,將向你介紹我們上次提到的一致性模型,並思索此理論模型如何幫助我們從神經觀點來瞭解心理病理。
有關心智功能(mental functioning)的一致性理論(Grawe, 2004, 2007)論點,是推衍自被廣泛接受的發現(目標和基模掌控了心智活動)以及Grawe自己的論點(目標的形成是用來滿足四種基本需求;關於目標,我們先前已經討論過了 --- 依附、控制、躲避痛苦、自尊提升)。一致性(consistency)和相合性(congruence)這兩個核心建構都是瞭解正常與病態之心智歷程兩者的發展與維持的關鍵。
一致性(consistency)被描述為 “許多同時發出的心智歷程之間的相合情形”(the compatibility of many simultaneously
transpiring mental procsses)(Grawe, 2007, p.170),而且是一種系統性地要求在神經層次要有和諧的神經流動。精神內部的歷程和狀態(intrapsychic processes and states)之間都是和諧的關係,就是一種一致性的狀態。人類的心智系統努力避免不一致(inconsistency)並發展出不同的機制而能從某種失調的、不一致的狀態移動到某種比較和諧的狀態。一致性的調節主要是在潛意識層次的,而且只有在例外的環境條件下才會浮上意識層次。我們用來避免或修正強烈的不一致狀態的各種機制,已經被認知為各種防衛機制、因應策略或情感調節。Grawe認為一致性是心智功能的一項核心原則。
相合性(congruence)則是在一致性這個大傘之下表現出來的一項建構。一致性就是動機性目標(motivational
goals)與真正的現實知覺(actual perceptions of reality)之間的和諧度或相合性。換言之,我們用來看待我們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的方式,將與我們的動機性目標之間有著某種相關(我們想要的,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而其間的協調程度,就是一致性的程度。不一致性的訊號(參見Powers, 1973,知覺控制理論(perceptual
control theory)將行為認為是一種控制知覺的手段)來自那個會比較我們的知覺與我們的目標的回饋機制(參見上述的圖,有關串連 “經驗與行為” 與 “動機性基模” 的循環迴圈)。
那麼,在我們的心智生活中,控制與相合性是如何展現的呢?理解這點的關鍵就是在於對動機性目標如何指導我們的行為的瞭解中(請參考上面的圖,可讓你自己更清楚)。一項動機性目標就是我們發展出用來滿足及保護基本需求的一種方法。有許多的這類基模,並且可以大致區分成兩大類:
趨向型 基模(approach schemata)
躲避型 基模(avoidance schemata)
這些每一類的基模是在不同的神經路徑裡運作的。若有一個人是在需求得以被滿足的環境中長大,尤其是在生命的頭一年裡,那麼,就很可能發展出與環境互動的趨向型基模,而且行為一般是屬於趨向型的(我們稍後會談到這樣的行為究竟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在完全相反的另一面,某個人的需求一直被傷害或受到威脅,這個人就很可能發展出與環境互動的躲避型基模,而且會習慣用採用某種跟有比較安全及籌賞的成長經驗的人相比來說比較不安全的、焦慮的和躲避的方法來表現行為。有關依附理論的瞭解(Bowlby, 1988, 2008)對心智基模的基礎來說很關鍵,而且簡單地說,屬於安全型依附的兒童將會主要發展出趨向型的動機性基模(approach motivational schemas),而不安全型依附的兒童將會發展出躲避型的動機性基模(avoidance motivational schemas)。(如果你對依附這個主題很陌生,你可以在以下的網址找到非常簡單的介紹
http://www.welldevelopedmind.com/2013/08/11/attachment-an-introduction/)
http://www.welldevelopedmind.com/2013/08/11/attachment-an-introduction/)
回到上面我們提出來的圖,讓我們在相合性與一致性之間的一些動力狀況。該系統有三種方式來經驗不一致,包括趨向性的不相合(approach
incongruence)、躲避性的不相合(avoidance incongruence)以及失調(discordance)。這些方式會顛覆該系統的自然和諧,而且有某種系統要來減少這種壓力或失調。讓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幾種方式:
趨向性的不相合:若有人習慣採用躲避型的動機性基模,換言之,他們有某種避免感知道的威脅以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而不是趨向目標來滿足那些需求的神經習性(a neural propensity),他們會在某些趨向型基模沒有獲得滿足時經驗到不一致訊號(可能比躲避型基模弱很多,但儘管如此仍舊存在在那裡)。例如,某個年輕人想要去見某位女生,但由於害怕被她拒絕,而使他沒有向前去介紹自己成為可能的伴侶。躲避型的動機性基模被良好的建立起來,以保護個體免受另外一個人的拒絕的傷害,而且可用來保護他的自尊與對環境的控制。然而,也有一種渴望,也就是一種動機性基模,會想要去接近、去理解、去確保與伴侶之間的愛情關係的安全並滿足對依附的需求。但這樣的渴望受到強烈的躲避型基模的壓抑或推翻,而使這個人經驗到趨向性的不相合。
躲避性的不一致:有個狀況是躲避沒有用且所害怕的部分真的發生了。例如,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位年輕人採取了行動去邀請某位女孩在某天外出約會。如果他被拒絕(這是他發展出的躲避型動機性基模想要避免的結果),那麼他就會經驗到躲避性的不一致。
這兩個例子都證明了不相合(incongruence),即在某個真實經驗與某個目標之間有某種的不匹配或落差。
失調:也就是當二或多個同時被活化的動機性基模彼此不相合。所以這個情形並不是在知覺與目標之間的某種不相合,而是有兩個同時被活化的目標彼此不相合。
不相合與失調,以及伴隨發生的情感,都可能隱性或顯性地發生,並造成該系統中的不一致。就極端的狀況來說,不一致會傷害一個人有效投入環境的程度,並且在生存機制佔到主宰地位以保護已經落入高度複雜的壓力狀態的個體的時候會造成愈來愈高的躲避傾向、壓力、負向情緒、焦慮以及廣泛的嚴重心智疾病。
若我們在概念上將我們的行為理解成是試圖獲得 或保護
我們的基本需求,而且我們在這個方面的風格端賴我們的動機性基模(動機性基模會反過來因為我們的早期經驗(尤其是依附經驗)而變得更強勢),那麼,我們就更能理解如何使正向的趨向性行為(approach behavior)變淡以及如何阻止或剔除負面的躲避性行為(avoidance
behavior)。這在本質上來說就是神經心理治療的藝術與科學。
(本篇資料整理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